以前路边很多接零活的水电工,现在为啥看不到了?他们都干啥去了?
跟着建筑队干了快10年的小舅,现在一提到当初蹲在路边等活儿的场景就感慨万分:以为差点就要丟掉饭碗的时候,却因为工友的一句话让他看到了转机。10多年前,小舅和那些在路边等着接活儿的人一样:每天早晨骑着那辆蓝色摩托车,后面是用橡皮带捆得结结实实的工具—砌刀、电钻、塑料桶、铁锹等等,在市中心的某个广场停下,然后拿出那块上面写着“水电工、疏通厕所”等字样的木板,接着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跟他一起的还有很多工友,大家都互相认识。漫长的等待很无聊,那时用的还是带按键的“棒棒机”,为了打发时间,大家自发从家里带来象棋、扑克牌等,嗓门粗大的农村汉常常为了出错牌或输了棋争得面红耳赤。有时运气好,一天能遇上一两个雇主,一天下来也能挣大几十、一两百块,这对他们来说就是“高收入”了。更多时候都是落空,一整天也等不来一个请他们干活的人,来回的油费、中午的饭钱,都算在成本里。夏天还好,尤其到了冬天,无功而返的时候甚至都不想再干这一行了。但一想到一家老小,第二天又早早骑着车来广场等活儿。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0年左右,村里的一个邻居承包了一个工地着急找不到工人,无奈之下就发动乡亲们问有没有愿意干的。工资虽然比他们打零工稍微低一点,但稳定工期也很长,算下来比打零工划算不少。再加上是邻居,大家知根知底,工资问题不用担心。就这样,小舅告别了路边接零活的工作,开始跟着建筑队走南闯北,这一干就是10多年。这期间,社会的发展进步让小舅又感慨又庆幸,感慨的是再也见不到蹲在路边等着接活的那些工人了,庆幸的是自己竟然从一个马路边上的“游击队”变成了有正规团队的农民工。小舅跟我讲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禁产生了疑问:为啥现在很少见到这些路边的水电工了?他们都去哪儿了?结合小舅的自身经历,也请教了一些长辈,我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原因。一、为了城市的整洁环境,被统一安置到固定的区域等待雇主,以前路边随处可见的工人自然就得少了。因为马路边、广场附近的人流量大,在这些地方找到雇主的几率比较大,选择在这里等活儿成了大家的一致决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务工,既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人口和管理的负担。就拿路边的水电工举例,随意停放的摩托车、主干道上占道揽活、四处发放的揽活小广告等等,既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城市的整洁环境。所以,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满足雇主更多的需求,将他们统一安置在指定区域,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二、建筑工地的工人需求量大,很多人跟随建筑队去到工地打工,工作稳定工资结算有保障。小舅说,他们从来不担心没有活儿干,这个工地还没结束下一个工地又在催着要人,“现在我们也成了香饽饽。”小舅的话语无比自豪。确实,现在到处都在开发,到处都能看到高高的塔吊车。建筑工地对工人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能吃苦又能长久干的,一天三四百的工资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像以前打零工,等雇主找上门靠的全是运气,做完一个活儿下一次啥时候能再接到活儿谁都预料不到。现在是建筑队直接联系好工地,他们跟着建筑队走就行了,吃饭、住宿、工资、甚至往返路费都不用他们操心,这种待遇搁以前是想都不敢想。所以,大家都情愿跟着建筑队干活,路边的零工就见到得少了。三、通过家政公司、便民网站等联系雇主,信息网络化的大趋势下找工作的方式也变得更高效。以前找工作都是靠熟人介绍、中介公司、要么就是“守株待兔”,现在可不一样了。随处可见的家政公司为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就像一个桥梁,连接起了求职的人和雇主。还有各种的便民网站、便民群等等,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工作机会,既省去了漫无目的的等待过程,也能让自己更明确雇主的真正需求。所以,信息网络化也就造成了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工作、接到活儿,效率提高很多。四、当初那批在路边接零活的工人现在年岁已高,不再适合东奔西跑的体力劳动,年轻一代的水电工更倾向通过招聘网站、加入建筑队、装修公司等途径从事这份工作。小舅这一代人多数已经50多岁,马上要跨过60岁的门槛了,身体状况跟从前比起来也衰退了很多。“以前扛水泥、抡铁锤根本不在话下,现在倒也还能干,但明显比以前要吃力多了。”小舅有些无奈。确实,当时他们那一代人现在大多数已儿孙满堂,子女已经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考虑到身体原因,能接到的活儿不光少,工资也低,很多人就逐渐退出路边接零活的行业,转身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即便是从事这个行业,但他们会倾向选择更方便快捷的网络招聘,或直接加速装修公司,有专业团队的支撑工作更有保障。老一代人干不了活、新一代人有更好的找活儿途径,路边的零工越来越少见就很正常了。五、少部分人因为工资收入不稳定,转行去做其他工作了。前面也说过,在路边等活儿无异于“守株待兔”,被动的工作方式直接影响到工资收入。有人雇佣干活时才有工资,接不到活儿就只能无功而返,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不稳定的收入带来的是紧张的家庭关系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所以有些人会因为现实被迫改行,去做其他的工作。六、出行方式、广告的宣传、雇主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提高也是越来越少见到路边工人的原因。以前出行大家都是步行或公交,如今很多人都选择开车,这样路上的情景很容易就被忽略。现在家庭装修使用的材料越来越高科技,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受到自身原因的限制,很多人胜任不了目前的工作,逐渐退出了这行。总结:路边接零活儿的工人越来越少见,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城市的文明和发展离不开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是他们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兴盛和崛起。真正消失的并不是这些劳动者,而是陈旧的观念和方法,我们应时刻保持学习、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身边正在发生的各种变化,让自己在这种变化中能变得更好。
其他网友观点肯定还会存在,只是在网上揽活或者去了家政家装公司。在58上开个端口就可以揽活,也不用街上揽活容易被城管“追”,加入家装公司,虽然不那么自由,但收入好歹稳定
其他网友观点家装水电工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按标准,安全认真地去干,就能干好。路边的水电工(水电工开店收入还行)还是有干的,但是收入低,所以有些人干别的了。
其他网友观点以前在马路上接活的水电工人自发形成的市场我们称之为“劳务市场”或者是“马路市场”,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一大群人带着工具等待主家来选择工人,他们一般会在马路边上摆几个牌子,上面写着“维修水电、泥瓦工”。真来了主家一群人立马围上去,介绍自己的能力,主家一旦看中,或者是搭主家的车,或者是驾驶自己的车辆直奔工地,没搭上活的难免垂头丧气,继续等待。等干完了活,那些工人还会回到市场继续等待。这曾经是一个城市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一角,但是这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马路市场上的人员越来越少,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劳务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要点之一,因为这种用工方式,造成拖欠问题时有发生,且存在主体认证困难,索要工资困难等问题,为此国家下达力气进行整顿,对建筑工地实行责任管理,要求建设单位项目开工前就缴纳相应的保证金,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或者劳务合同,因此这种野路子招聘越来越少了。2、这种工作模式下的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因为双方存在的是短期的劳务关系,很多劳务人员和业主既不熟悉,也更多的是一次合作,因此劳务人员求的是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成本完成业主的工作,造成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后期出现的质量问题难以寻找责任人,因此用这种方式的业主越来越少。3、“活”越来越少了。马路市场的繁荣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市场的发展,随着疫情影响,相应的建筑市场进入下滑状态,用工人数不断下降,很多劳务人员由等、靠方式转变为主动上门寻求资源,自然的减少了马路市场的存在。4、求职方式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使得大量的求职者开始利用网络进行求职,坐在家中,通过专门的网站就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不要再向以前那样东奔西跑,日晒雨淋的,减少了工作的压力。同时很多人还可以通过和淘宝、天猫等进行合作,接受订单完成任务,而不用等靠了。5、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来那些能干水电工作的人员逐步走出市场,而年轻人因为该行业工作累,工资少等原因,不再向老一辈那样从事该项工作,他们更向往的是在整洁的环境下,从事工作,哪怕是工资少,造成了劳务人员的减少。其实水电工作大有发展前途,但是因为上述原因,在通过站马路这种方式的求职已经和社会发展不符了,因此马路市场已经逐渐退出了人才求职的方式。
其他网友观点1、不是你看不见他们了,而是你不注意他们了!等活的零活工人们,都是4、5点,天还没亮就开始等活了。你出门的时候,找到工作地走了,没找到的分散了,没分散的开始打牌了。2、这篇文章各个平台好多呀!
智能推荐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以前路边很多接零活的水电工,现在为啥看不到了?他们都干啥去了?":http://www.hn100k.com/article/2023092451056.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yfshare@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